行业新闻

网购告别长假疲态:与传统企业演绎抢钱大战

作者:http://www.sina.com.cn    来源:    发布时间:2011-10-10    阅读:344次

  编者按

  在今年国庆黄金周,全国有超3亿人次出游,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近7000亿元,出游人数与销售额两项数字均创历史纪录。在这次消费高峰里,网购一改以往“长假疲态”,部分网购企业甚至超越传统零售企业的增幅,线上线下争夺更加激烈,目前两种商业模式各有长短,究竟哪种模式在未来胜出?

  线上线下演绎抢钱大战 部分网购长假销售额同比激增近10倍

  乐琰

  作为一家网店的经营者的朱先生,在刚过去的“十一”黄金周几乎整个假期都在上班。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十一”的销售额同比增长了100%,这让他累并快乐着。

  上海市商务委公布的数据显示,“十一”期间,上海市456家大中型商业企业5000多家网点,实现营业收入70.93亿元,同比增长17.6%。值得注意的是,电视、网络等虚拟购物增长奇快,部分网购企业假日销售额同比增长近10倍。

  “假日宅文化”促网购疯涨

  “我们是经营网购服装的,以往一到假期就会使得销售额下跌40%甚至50%,但今年‘十一’期间,我们的销售额比平日还略高,相当于同比增长了100%。”朱先生认为,“假日宅文化”的影响和CPI的升高使他能在假期大赚一票。

  实体零售业的增长比较稳健,但增幅并不大。在上海百货业中,30家购物中心、85家百货商厦分别实现销售12.57亿元、23.95亿元,同比增长20.5%、18.1%。超市和便利店、大卖场销售分别增长16.6%、5.4%。相比之下,“十一”长假中的电视、网络购物业的销售增速奇高,居各业态之冠。东方电视购物7天销售突破一亿元,同比增长34.4%,为为网、京东商城(微博)等网络购物公司节日销售分别同比增长近10倍和84.8%,而号码百事购、百联E城等也有明显增长。

  以客单价来看,网购消费者的单笔消费已不再停留在几十元至几百元了,网购企业玛萨玛索透露,在国庆促销期间,有一位“网购帝”,下了总金额近3万元的订单。

  实体零售需转型

  “以模式来说,网购不需要门店,低成本使得同类产品的网购价格要比实体零售店低起码20%~30%。”雅仕铂(亚洲)有限公司总裁杨咏诗指出,尽管如此,但实体零售业并非没有机会,既然比拼价格已不是网购的对手,那么线下实体商场就得在服务、一站式体验中抓住机会。

  “人是需要交流和沟通的,虚拟购物满足不了真实世界中人与人的交往需求,因此实体商业必须在动线设计、附加服务上突出线下独有的功能,增加人与人的交往性,比如在餐饮、电影院等设施上下工夫,或者在货品上给予消费者更多现场体验感。与网购差异化发展。”杨咏诗分析。

  根据上海市商业信息中心监测,刚刚举行完的主打实体零售和体验的购物节29天内,469家商业企业6250个商业网点实现营业收入232.85亿元,同比增长17.1%。其中:零售商业实现销售220亿元,同比增长18.5%;拉动餐饮企业实现营业额12.85亿元,同比增长9.3%。

  网购的挑战

  网购急速上位的同时也并非全无挑战。部分网购企业反映,假日期间,淘宝、京东商城等都会要求商户参加低价促销,这让原本就低价的商户减少了一定的利润空间。

  “不仅如此,人力成本控制也是网购企业一大难题。”从事网络女装生意的林小姐坦言,虽然网购并不需要场地租金,但却需要大量在线客服人员以及后台仓库的理货员,以他们一个月7万~10万元营业额规模的网购企业来说,至少要30多个理货员、20多个在线客服。由于工作时间长、体力支出大,因此理货员的月薪已水涨船高到了3000元,客服月薪甚至高达5000多元,这无疑给了网购商不小的成本压力。

  更让网购商头痛的是物流问题,当然这同时也是实体零售商难以开拓网购业务的症结。“一般来说,我们都是让第三方快递负责,现在快递成本上涨猛烈,就在‘十一’期间,与我们合作的快递公司居然在没有通知我们的情况下加价20%,令人难以接受。”朱先生愤愤不平地说。

  “网购现在还处于急速上升期,尤其一些难以在偏远城市开店的品牌商更会选择网购模式,但他们必须把目光放远一些,今天的业绩上涨不代表永远,网购也要考虑是否增加客户实体体验、控制物流成本等,不然一旦资金链出现问题,网购企业也要面临危机。”杨咏诗指出。

  网购告别长假疲态

  刘佳

  “十一”长假大规模的出客流、传统商家你争我夺的低价“血拼”,并没有令网购陷入往年的“长假疲态”。

  一淘网发布的监测数据显示,7天假期网购搜索量曲线趋于平稳,尤其在假期后半段出现明显爬升趋势,与往年的不断下行截然不同。“这在往年是不可想象的。” 一淘网运营总监浅雪向记者表示,往年一般要到7日假期尾声,网购关注度才会开始缓慢回升。

  七天的时间,几乎所有B2C集体开战。京东商城掀起“沙漠风暴”,打出了零利润的招牌,宣称“让利10亿元”;随即,“老冤家”当当网(微博)推出“风暴终结者”和“斩首行动”以壮声势,矛头直指京东商城;卓越亚马逊(微博)表示"击穿价格底线"。与此同时,传统卖场巨头也加入网购的混战,苏宁易购(微博)掀起价格“零利润”风暴,国美(微博)库巴则称“零利润是浮云,奉陪到底”。

  “炮火横飞”的国庆一战,到底谁是赢家,目前尚未可知。不过在各家眼花缭乱的口号背后,价格战显然依旧是电商领域竞争的撒手锏。在浅雪看来,各大网站针对“十一”的火爆营销,进一步拉大了线上线下的价格差,客观上也留住了一些本来要在线下商场购买的消费者。

  一些数据从侧面印证了这一趋势。Alexa数据显示,淘宝商城(微博)全球网站流量排名9月30日还在108名,到10月5日上升到69名。玛萨玛索则称,国庆七天该网站销售量较去年同期增长达80%;而卓越、京东、当当、凡客等网站“十一”期间的表现大致呈同一趋势。

  “利用节假日打价格战是零售业常用的营销手段,而且不少电商企业在下半年受投资人方面的压力较大,更寄望利用国庆长假来冲刺交易规模。”易观国际分析师陈寿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尽管激战的各方并未公布国庆期间的交易规模,但这一数字显然相当可观。

  公众假期的打折促销向来是传统商场的强项,网购要想抢占这一市场也许为时尚早,但没有了门店租金和成本的重压,占据价格优势的网购渠道已慢慢融入了人们的衣食住行,对传统渠道形成越来越大的冲击。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1.48亿,占中国互联网网民的32.9%,预计今年年底这一数字将达到1.93亿人,增长率为30.4%。

  电子商务的冲击已经迫使不少传统零售企业做出改变。如国美、苏宁、银泰百货、王府井百货等等,纷纷在传统业务基础上嫁接电子商务,以应对网购市场的挑战。

  不过,在电子商务企业“十一”长假“给力”的价格战背后,物流、售后服务等问题依旧是挥之不去的“短板”。

  “对于电子商务企业而言,打价格战确实很大程度上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但长此以往将造成电商企业间的恶性竞争。如何在价格战的同时提升自身的盈利能力,同时在售后服务、物流配送方面加强,提升用户体验度,才能在本质上解决问题。”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分析师莫岱青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