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互联网大佬解析新一轮泡沫:热钱助长虚假繁荣

作者:http://www.sina.com.cn    来源:东方早报 -->   李开复: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曾担任Google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一职。2009年9月,宣布离职并创办创新工场。   张朝阳:搜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与王志东、丁磊被称为“网络三剑客”。搜狐于2000年7月12日,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   陈一舟:人人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陈一舟是Chinaren的创始人之一,于2002年创办千橡互动集团(人人公司前身)。    发布时间:2011-06-14    阅读:430次

李开复: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曾担任Google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一职。2009年9月,宣布离职并创办创新工场。  李开复: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曾担任Google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一职。2009年9月,宣布离职并创办创新工场。
张朝阳:搜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与王志东、丁磊被称为“网络三剑客”。搜狐于2000年7月12日,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  张朝阳:搜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与王志东、丁磊被称为“网络三剑客”。搜狐于2000年7月12日,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
陈一舟:人人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陈一舟是Chinaren的创始人之一,于2002年创办千橡互动集团(人人公司前身)。  陈一舟:人人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陈一舟是Chinaren的创始人之一,于2002年创办千橡互动集团(人人公司前身)。

  早报记者 曹敏洁

  华尔街的中国互联网概念股正经受着“冰火两重天”的考验。

  5月份,华尔街迎来历史上最为密集的中国互联网企业上市潮,人人网、网秦、凤凰新媒体、世纪佳缘等公司纷纷完成上市。一时间,似乎只要是与中国互联网“沾亲带故”的公司都成为了资本眼中的“香饽饽”。

  据纳斯达克交易市场公布的统计数据,在近一年内于美国三大交易市场上市的所有公司中,中国互联网科技公司上市首日涨幅最为惊人,占据了前五名中的三席,分别是:排名第一、首日股价上涨161.25%的优酷网,排名第二、首日股价飙升134.48%的奇虎360,以及刚刚被美国职业社交网站LinkedIn挤到第四位、首日股价接近翻番的蓝汛通信。

  但这一切似乎在一夜之间发生了改变,在部分中国概念股爆发诚信危机,以及美国经济持续低迷的双重打压下,互联网概念股也遭到了华尔街的遗弃。这其中不乏今年刚刚创出股价历史新高的新浪等老牌互联网大鳄,也不乏刚刚上市一度为资本热捧的人人网等新晋IT新贵。

  据i美股数据显示,中国概念股近期跌幅远大于美国三大股指,在经历了上个星期的暴跌之后,这些概念股依然呈现全线下跌的趋势。6月10日,除淘米网IPO第二日大涨24%告别破发外,有19只股票跌幅超过4%,其中包括13只跌幅超过5%。当日共计有8只股票跌破52周新低。若以跌幅超过3%统计,跌幅股票数可扩大到25只。其中,蓝汛通信跌9.24%报7.07美元再创52周新低,当当网跌5.67%报13.30美元创上市以来新低。

  更重要的是,据新华海外财经报道,已有多家券商限制交易中资公司股票,大部分是去年以来在美上市的中小公司和网络公司。美国监管机构也纷纷就在美上市中国企业发出警告。

  “第二波互联网泡沫来了!”面对这样的场景,有业内人士再度发出警告。(编注:互联网泡沫原是指自1995年至2001年间的投机泡沫,在欧美及亚洲多个国家的股票市场中,与科技及新兴的互联网相关企业股价高速上升的事件,最终以股价大跌收场。)

  那么,导致这一切的到底是因为互联网泡沫已面临破灭,还是信任危机之下的放大效应?早报记者日前分别专访了搜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朝阳、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开复、人人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陈一舟,请他们进行分析判断。

  全球“闲钱”太多

  助长行业虚假繁荣

  嘉宾观点:华尔街分析师和外国投行不懂中国,泡沫就是你们造成的。

  东方早报:记得最早4月份的时候,张朝阳先生就已经提出了中国互联网有泡沫的说法。现在,你们怎么看待泡沫论?

  张朝阳:关于资本市场,我最近接受采访时都说,现在是明显的泡沫。现在的情况很不正常,没有上市的公司比上市的公司贵;不盈利的公司比盈利的公司贵。一方面是认为买中国的资产能抵御人民币升值,另外一方面就是每个人都想象当年在中国卖一双鞋,就可以多少亿人买你的鞋,到中国做生意,中国互联网太多了,中国概念很火,很热。这也造成了资本市场对中国概念的狂热从而也带来了泡沫。

  陈一舟:从整个行业来看,某些领域,尤其是电子商务市场的确存在一定程度的泡沫。

  就以目前的团购市场来说,虽然短短时间内已经产生数千家企业,但是整个行业竞争不规范,至少20%左右的企业是在亏本做买卖,赔钱赚吆喝。以目前的市场成熟度来看,用户忠诚度不够,所以只有用便宜的价格来吸引用户,很多团购企业就只能通过花钱买人气的方式来获得市场份额,但是这种竞争是极不健康的。另一方面,风险投资的素质也是参差不齐的,一些不负责任的风投盲目的投资行为助长了行业虚假繁荣的景象,为行业带来了隐患。

  东方早报:是什么情况导致了这股互联网泡沫的产生?

  张朝阳:全球好的资金都是哪儿有好的机会就流向哪儿,经过这么多年的积累,中国的用户群、中国网民的价值以及中国经济各个方面已经认识到了这是一个新的投资机会,确实是一个投资机会。

  对于我们来说没有影响,只有一个问题就是我们是不是趁着这个泡沫比较高的时候上市。我们的业务基本面没有影响,因为我们现在没有泡沫,我们的盈利只有20倍,别人都是上千倍,至少上百倍,从市盈率角度来讲简直是疯狂,所以这个绝对是泡沫了。

  举个例子,当泡沫破灭的时候,人们去追求确定性,是什么?我告诉你,真金白银。2001年的时候,也就是那一次泡沫破灭的时候,整个搜狐现金大概是9000万美元,但是当时的搜狐市值只有2500万美元,多么可怕。这就是2001年的情况,你给我赚钱。当泡沫高的时候,别管赚钱不赚钱,我就关心你将来可能成为什么,现在关心的就是这个,这是这个时期的特点。

  李开复:中国股的泡沫从哪里来,投行的回答是,它来自全球各政府的金融政策,这导致有很多“闲钱”却没有好的投资出路。不少投资者只要看到用户和营收的涨幅,可以无视企业盈利水平就大笔买入。

  在一个会议上我被一批外国分析师追问中国网络股泡沫问题,我的回答是中国网民在增长,无线网民涨得更快,每个人收入在成长,并在网上花更多钱,所以那些真正有价值的公司价钱绝不高;有不少上市股票因为炒作和误解,已经形成泡沫;华尔街分析师和外国投行分不清两者,不懂中国,泡沫就是你们造成的。

  泡沫也许会在两年内破灭

  嘉宾观点:我们乘着小舢板而来,有人可能会被浪头打落,淹没在潮水中,也可能安然冲破浪头,并由一块小舢板发展成为一艘大邮轮。

  东方早报:这股互联网泡沫什么时候会破裂?

  张朝阳:感觉上吧,没有精确计算,应该两年差不多吧。

  陈一舟:这就像一个冲浪过程。在这一波“浪潮”中,我们都乘着舢板而来,这其中,我们有人可能会被浪头打落,淹没在潮水中,也可能安然冲破浪头,并由一块小舢板发展成为一艘大邮轮。我不好说这股泡沫何时会结束,但是这股浪潮最终肯定会过去。

  李开复:当同类上市公司增多时,泡沫会被慢慢挤出。

  拿视频类的公司举例,如果上市者增多,然后每家都说自己是中国的YouTube、中国的HULU、中国的Netflix,再多看两次财报,美国投资者自然会明白。

  整个中国互联网的估值,从上市公司一直到创业公司来说,可能都有一点偏高。但中国互联网公司已经不是10年前的样子了,有价值支撑。现在的用户规模也好,盈利模式也好,非常的健全,今天赚的钱不够多,以后会赚得多,今天的用户不够多,以后会多。

  东方早报:和1999年第一波互联网泡沫相比,这一波互联网泡沫有什么不同?

  张朝阳:1999年那波泡沫下,一切高歌猛进,猫啊狗啊的网站都上市,股票都高得不得了,但是到2000年1月份开始跌了。2000年4月份新浪刚上市时我心里忐忑不安,一直没放行,当时信息产业部一直没放行,当年7月份泡沫绷得很厉害,一部分小的投资者对搜狐概念股有点希望,搜狐上市了,在这个缝隙溜过去了,这个事很危险。

  现在相似的地方是概念,不看基本面。不相似的地方,投资人对中国更不了解,毕竟他不是用户他不亲自在用。

  李开复:科技博客Techcrunch上Michael Arrington的文章比较了2000年和2011年的泡沫。2000年:融1亿美金,雇很多销售,不择手段抬高营业额,以营业额的几百倍上市,出售股票,跑!2011年:让天使基金抬高初步估值,雇很多工程师,打造API(应用程序编程接口)和平台,不必雇销售,用低成本和网上销售挤出利润,或者有巨大用户群就不用看利润。

  国内上市标准不改变

  只能去美国挨骂拿钱

  嘉宾观点:美国本土的投资人有泡沫的感觉是蛮正常的。换一个角度思考,中国开放外国公司上市,有一大堆连中文都讲不好的外国管理层跟我们中国的股民和投资机构讲我们不一定听得懂的公司的故事,然后你跟他沟通又不是很通畅,我们也可能会有这样的想法。

  东方早报:怎样看待华尔街最近对中国概念股的打压?是泡沫提前破裂了吗?这种暴跌是不是已经脱离基本面?

  张朝阳:不是所有投资人追捧,肯定一部分人做空,整体上大家看好中国概念,中国经济不错,中国人那么多概念。但是美国有这个有那个,美国有YouTube,有Facebook,有Twitter,有一切一切,有各种各样的模式,中国公司都去路演投资人全坐那儿听,你们是什么?

  陈一舟:现在出现了很多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里面有两类:一类是像搜狐、新浪、人人网,这样通过主板、通过路演的方式,通过找最好的投行、最好的会计事务所和律师事务所来把关严格的上市,这批公司总体是比较健康的,当然也有个别的差劲的公司;还有一类是借壳上市的公司,它的上市流程非常简单,相当多这样的公司从主板走正常流程上市是上不去的,它们为什么选择走借壳上市有很多其他的原因,这种类型的公司参差不齐,使用的会计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大部分不是一流的服务提供商,但是它们符合美国证监会的标准。

  对于近期中国概念股的暴跌,我觉得从美国本土的投资人角度来讲,我相信他们产生一种关于中国互联网集体到美国上市有泡沫的感觉是蛮正常的。换一个角度思考,如果中国的主板可以对国外的企业去公开上市,有一大堆连中文都讲不好的外国管理层跟我们中国的股民和投资机构讲我们不一定听得懂的公司的故事,然后你跟他沟通又不是很通畅,而且可能你会发现,比如我们国家本土的某一些行业的公司只有10家,突然国外来了100家这样的公司到中国上市,我觉得作为正常的中国投资人都会有同样的想法。

  东方早报:怎么看待中国企业纷纷到海外上市的热潮?

  张朝阳:西方资本市场尤其硅谷,风险投资和资本市场都是一体的,都是做投资,在公开市场买股票。

  中国和美国一个比较大的区别是,美国如果领先的第一名会给你很高的附加值,因为美国一旦创新公司出来之后它的软环境、周边的人才库、风险投资很多。而且每个新东西出来之后经过激烈竞争选出一个公司之后,哪怕创始人没有很多管理经验,但是周边的软环境会让这个公司变得很一流,就像Google一样,那两个创始人不懂管理,但是风险投资告诉他们怎么做,有很多社会支持使得美国一个创新公司一旦创新而且领先之后,竞争者很难赶上,大者恒大,会导致资本市场特别看好第一名。

  陈一舟:按照中国的上市标准,京东肯定是上不了的,但是人家公司估值现在已经到了100亿美元,优酷也是上不了的,但是人家估值现在也是40亿美元了,所以这些标准怎么去逐步改是个关键。我觉得中国的股民,中国的投资机构成功的公司判断标准,一定是会缓慢改变,不可能一下子改变,所以只要这个现象存在,就会有中国非常多数量的高成长的互联网公司到美国上市,到美国市场去拿钱,三天两头会挨美国人骂,因为中国不支持,只能到美国挨骂拿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