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继勇 北京报道
盛大集团旗下上市公司酷6(Nasdaq:KUTV)的裁员剧情,快速推进。
5月19日,此次酷6裁员风波中的一位当事人对记者表示,当天上午,其上海办公室已经换锁,凭员工卡已经无法进入。
根据记者从多位被裁员工处获取的信息拼接,此次事件直接起于5月18日,当天早晨,酷6销售部门约190名员工接到裁员通知,由负责销售的高级副总裁郝志中执行。郝志中反对裁员,与高层沟通未果之后,其通过微博,措辞强硬地质疑盛大的做法。
盛大集团方面随后宣布解除郝志中的职务。一个酷6员工对记者表示,“由于郝总不同意裁员,因而他自己被裁掉了。”
至当天晚上10点,酷6裁员事件进入高潮。在其上海办公室,由于被裁员工不愿离去,盛大集团派员过来协调,并与酷6被裁员工发生冲突,一名女员工胳膊被门扇挤压。随后这段视频被传上网络,视频里,现场一片嘈杂,有人尖叫,有人高声打电话报警。
5月19日,盛大集团相关负责人在电话中对本报记者表示:了解情况后再回复。但截至记者发稿,尚未收到其回复。记者随后致电酷6董事局主席吴征,其电话处于关机状态。一位接近吴征的人士表示,吴征刚刚从西班牙出差回到北京,现在还不方便接受采访。
酷6大幅裁员
一位酷6被裁员工告诉记者,酷6公司18日电话通知了被裁员工,同时告知补偿方案为“N+1”,并称如果不在5月19日确认离职,将不会获得任何赔偿。
郝志中认为,这种“突然袭击”式的裁员不合法。根据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企业裁减人员20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20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10%以上的,用人单位应当提前30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并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裁减人员方案。
目前,酷6员工接近700人,因此,酷6此次裁员都远远超过20人或10%的标准。
上述酷6被裁员工认为,之所以裁撤销售部门员工,原因是盛大在主导酷6进行转型。以前酷6网的运营模式是在线视频,商业模式是视频广告,以品牌广告为主,广告主为大型企业。转型之后,酷6将变成一个视频内容分享平台,主要不再售卖品牌广告,将变成流量导出平台,即将流量卖给电子商务网站、搜索引擎公司,酷6从中获得分成收入等。
记者采访获悉,酷6即将推出一个“微观”技术平台,可帮助用户上传、分享视频内容。
事实上,盛大筹划酷6转型已经有一段时间。今年3月14日,酷6创始人李善友辞去CEO职务,盛大任命酷6董事、盛大集团首席投资官朱海发担任代理CEO。李善友离职标志着酷6的创业者时代结束,转型由此开始。
无奈的转型
酷6是第一家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网络视频企业,其模式是借壳。2009年11月,盛大旗下华友世纪(纳斯达克:HRAY)与酷6网进行股权合并。2010年8月,华友世纪正式更名为酷6,股票代码也从Hurray改为KUTV,吴征接替陈天桥出任酷6董事长,李善友出任CEO。
当时,“吴征的战略+李善友的执行”一度被称为酷6的完美组合。但“吴李配”时代,酷6网一直两条腿走路。酷6的主站ku6.com主做视频新闻;云中剧场juchang.com则主推影视剧。李善友更热衷谈论酷6在“长视频正版化”的成绩与构想。酷6的优势在于正版化较早,而独播热门剧正是酷6流量猛增的重要原因。
相比李善友豪赌大片模式,盛大内部其他人士更希望酷6像一个视频媒体,偏向成本较小的资讯模式。上述酷6被裁员工表示,“微观”平台的推出,正是酷6转型媒体的结果。
5月19日,记者致电李善友,其拒绝回答关于裁员的任何问题。
一位知名视频网站的内部人士对记者分析说,酷6裁员源于转型的需要,而转型则源于竞争对手的挤压。随着优酷上市、土豆即将上市,再加上背靠百度的奇艺的高举高打,酷6面临越来越艰难的生存环境。
以流量计,酷6在中国视频网站中位列第三,但与前两位相去甚远。alexa的数据显示,在中国网站排名上,优酷流量第10位,土豆第11位,酷6第26位。以市值计,截至5月18日收盘,优酷约50亿美元,酷6约1.5亿美元,相差30倍。
以营收计,过去三年,优酷网营收分别为3300万元、1.53亿元、3.87亿元。而从2007-2009年,酷6的营收则呈下降趋势,分别为6053万元、5396万元、3464万元。2010财年,酷6全年营收2030万美元,亏损达到5150万美元,亏损额超过营收的2.5倍。
由于规模效应、边际成本递减,在收入差距超过10倍的情况下,优酷与酷6的成本均为2000万美元左右。
流量、收入相差甚远,而成本投入则相近,有业内人士分析,这是盛大内部决策人士认为酷6继续“hulu模式”难以成功的原因,因而决定对酷6进行转型。